查看原文
其他

从此他乡是故乡 - 王晴分享会实录(9000字)

王晴 蚂蚁摄影
2024-08-30


海报制作:二姑娘


蚂蚁隔壁班--王晴在线分享会声音版

语音整理:玫瑰之上

文字整理:钱丹

大家晚上好,我是王晴,很高兴能与大家相聚在蚂蚁隔壁班里,分享一些摄影的话题。感谢令胡歌先生的邀请,也感谢各位影友放下周末休闲的时间来到这里,与我相伴交流。我现在在大理洱海畔与大家一起分享。今天我带来的是我的新作,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《从此他乡是故乡》一书,我们来一起聊聊书中讲述的时代与命运交织的故事。


这本书分了两部分内容,第一部分是“迁徙”,以五个家庭近百年的变迁,折射出俄罗斯族的迁徙历程。书中展示了这一少数民族的历史、文化、宗教、习俗、家庭、情感、现状和向往;第二部分“面孔”,展示了伊犁俄罗斯族血统演变的进程。我通过采访讲述人还原历史,通过拍摄再现今天的生活。

我精炼书中的部分图片做了一个小视频,大家先认识一下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生存状态。这些图片也是我参加“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影像志大赛”获得金收藏奖的专题图片。



我们看到书中所呈现的场景或人物故事,它既是历史的产物,又是我个人的感受。因为当代摄影不再是客观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。上海师范大学教授、摄影理论家、策展人林路是这样评价此书的:“《从此他乡是故乡》从人性的叙事空间展现了摄影人独到的心理历程,并且借助细腻的历史与现实的空间转换,将文献性、当代性融为一体,从而指向未来,给人以思考的可能。画面很好看,也很神秘,串联在一起,引人入胜。”


我先简述一下中国俄罗斯族形成的原因:中国俄罗斯族是一个外来民族,本是俄国,也就是俄罗斯的主体民族。从19世纪中叶开始,就有俄罗斯人通过中国伊犁边界进入到新疆。到1881年,随着中俄《伊犁条约》的签订,大批俄罗斯人,主要是商人开始迁居新疆。这一时期,迁居新疆的俄罗斯人多以俄国侨民的身份出现,享有特权,不受中国官吏的管辖和中国法律的约束。这个阶段来到伊犁的俄罗斯人,由于时间过去了一个半世纪了,我没有找到家庭样本。1917年10月革命后,苏俄国内发生了内战,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,大批战败的白俄官兵及难民涌入到新疆,成为20世纪俄罗斯人移居新疆,规模最大,人数最多的一次,也是对新疆社会经济生活影响最大的一次。在这个时期之后,也包括这个阶段迁徙到伊犁的俄罗斯人。我寻访到了五个典型家庭。下面我们结合图片来讲,看看这些家庭都经历了怎样的时代与命运。



山谷中大雪覆盖的村庄是莫合乡,它位于伊犁市巩留县,曾经是一个俄罗斯人居住的村庄。历史背景介绍一下,1930年前后,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,大批俄罗斯人或对集体化政策不满,或因灾荒从苏联边境涌入新疆,一直持续到1933年。来新疆的这些俄罗斯人多数分布在北疆的城镇及郊区,他们喜欢聚集而居,有的地方就形成了俄罗斯村。到上个世纪50年代,中苏关系开始恶化,从1955年到1957年,中苏两国政府照会,出台了相关的移民遣返政策,大批保留有俄国国籍的俄罗斯人被遣返回苏联,这时候,新疆俄罗斯族的人口因而剧减。到了20世纪60年代,又有一些人陆续从新疆迁往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国家。目前这个村庄只有不到10户的俄罗斯人居住了。


山坡上的房子曾经是一户俄罗斯人家的旧居。伊犁的天山峡谷降水比较充沛,河流纵横,牧草茂盛。俄罗斯人来到这里后,以发展畜牧业为主,养牛放羊,而且引进了俄罗斯的黑蜂养殖等农业技术,促进了当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。


大家来看第一个家庭的图片,这是由新旧两张照片拼接而成的。左图是历史老照片,右图是我拍摄的现代照片。照片中的这位男子叫彼得罗,是我来到伊犁认识的第一个俄罗斯族朋友,也是这个家族故事的讲述人。这时候他带着侄女菲妮娅前来祭拜祖辈。茫茫雪野,冰冷墓碑,彼得罗送上了温暖的亲吻。我们来看左图是一群哥萨克红军的合影。哥萨克人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,也就是今天的乌克兰,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,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。我们来看左图中的第一排右一卧地的这位年轻人,名字叫帕乌勒克勒.斯托维,他就是彼得罗的爷爷,是来自顿河的哥萨克红军。随部队被派遣到中国伊犁,参加新疆三区革命战斗。于1945年壮烈牺牲时,时年二十五六岁,埋骨在伊犁。后来被中国民政部授予烈士称号,随军家人及后代一直生活在了伊犁。他后面端坐持枪的大胡子男人是他的父亲。也就是彼得罗爷爷的父亲,二排左三他父亲的旁边是他的岳父,他们一起来到伊犁。在同一年的战斗中,三人相继死于沙场。


这张图片是哥萨克的后人阿厉散德,是那位烈士的儿子,也是彼得罗的父亲,现在已经八十多岁,随两个儿子生活在巩留县和伊宁市。他这会儿来到曾经生活过的牧区,回想起六七十年代,驾驶马车在山地雪路上,从早到晚颠簸,为生产队运输粮食。因为长时间暴露雪地,落下了眼疾,所以现在一遇到强光寒风,常常会流出眼泪来。





我发了两张图,上面这张图就是哈萨克人的新村庄二公社。在伊犁农牧区,哈萨克族是主体的世居民族,政府近年来为游牧民定居建设了大批的安居房,二公社也曾经是彼得罗外公生活过的地方,老人生前是一位赤脚医生,当时边疆牧区医疗比较落后,孕妇难产,基本没有生还。彼得罗外公在俄罗斯的时候就掌握了祖传的接生土法。1920年,从苏俄迁到二公社定居后,他就免费为牧民接生医治,拯救过许多的产妇和小生命,因而深受当地哈萨克牧民的爱戴和尊敬。老人在上世纪80年代移民到澳大利亚,在澳大利亚生活一些年头后,大概在他85岁左右,他觉得生命将止,便让子女把他送回二公社来,二公社已经没有他的家和房子了,他就住在他曾经接生过的一家牧民家里,这户哈萨克族牧民一直照顾他,直到他病逝,并把老人埋葬在二公社附近的山野上。


下面这张图是哈萨克族人的墓地。这片雪谷中,有着伊斯兰信仰的哈萨克族人的墓地的旁边,就是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族人的墓地。


图片里的人物是彼得罗,彼得罗离开牧区定居伊宁市已经许多年了,这位顿河哥萨克后代,对顿河心揣无限向往,又热爱着伊犁河,他是喝着伊犁河水长大的,这是他中国故乡的母亲河。在俄历新年,冰天雪地,彼得罗跳进伊犁河举行洗礼仪式,意义是洗去旧年的污秽,迎接新年的太阳,这是俄罗斯人的传统习俗。生活在伊犁的俄罗斯族同胞依然保留着这些民族的生活方式。




我发了两张图,上面由两张照片拼接而成的,左图是现代的位于伊宁六星街的东正教堂,右下角的这张是19世纪伊宁市的东正老教堂,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。我拍的这幅照片是在2019年拍摄的。拍摄之后,近两年政府把这个教堂的外观和内部,又都修缮改造了,因此我这张照片也成为了老照片。彼得罗就是在这个教堂里负责管理工作。下面这张是俄罗斯族人的墓园,他与教堂是连在一起的,远处天空中有一群白鸽正在盘旋飞翔。



这幅图同样用两张新旧的家庭合影拼接而成,左图是彼得罗父亲阿厉散德与七弟劳力克一家人在一起。左下角这个男子是劳力克。右面这张黑白照片是彼得罗少年时的大家庭合影,大概是1982年拍摄的。他的父母共生育了七男一女,那个时候他们一家人在莫合乡牧场从事畜牧养殖。第一排抱在女孩子怀里的就是劳力克。大家可以对比看一下同一人物在两个时代的样子。在书中有大量的这样的对比呈现,可能是生与死的对比,可能是过去与现在的对比,等等,这显露了时间的力量与岁月的痕迹。



老伴离世,七个儿子死了四个,命运无常,百感交集,彼得罗父亲阿厉散德在已故亲人的坟前失声痛苦。据彼得罗说,他的四个兄弟在死前都说头很痛,然后倒地十来分钟就死了,根本来不及抢救。这可能是一种家族遗传病,也是他们的揣测。




我发了两张图,上面这张图是哥萨克烈士第四代后人,名字叫玛莎。她是彼得罗七弟劳利克的女儿,当时是名高中体育特长生,很擅长跑马拉松。她长了一双蓝绿色又大又亮的眼睛。下面这一幅是哥萨克烈士第四代后人菲尼娅,彼得罗五弟的女儿。这时她来到草原上已经不存在的家。菲尼亚七岁的时候,39岁的父亲死于疾病,母亲改嫁了,没有办法抚养菲尼娅,在她即将成为孤儿的时候,她的四叔父彼得罗义不容辞收养了菲尼娅。





我发了两张图,上面这一张是哥萨克烈士第四代后人,名字叫罗娜。我觉得她是遗传哥萨克性格最多的孩子,小小年纪,既热情又勇敢,她把家里的狗、猫、鸡都当做朋友一起嬉闹。前一刻是开心的,后一刻就是恼怒的,有着释放不完的活力和用不完的鬼主意。下面这一幅是一张情感情绪状态的照片。伊犁河在洪水季冲走了大树,不知漂泊了多久,停在了岸上。失去父母的菲尼娅躺在枯树上,好像她们的命运是一样的了。




菲尼娅失去父亲后,就变得沉默寡言。彼得罗收养他之后,对她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。这时圣诞节,他们来到游乐场,打扮成童话里的角色,彼得罗把寄予美好祝愿的松枝送给菲尼娅。

第一个家庭的故事大概讲述这么多。下面我们讲述第二个家庭的故事。



这是第二个家庭的图片,讲述人是拉丽莎。左图,冬日午后,天空飘着雪,拉丽莎听到院中狗吠,知道有客到访,这位客人就是我,出门安抚小黑狗,热情的把我迎进屋里。拉丽莎是布尔什维克女战士的后代。右图是一张黑白老照片,由拉丽莎提供的,是一群年轻的布尔什维克女战士的照片。



这是由四张照片拼接而成的。这张彩色的,是我拍的现代照片,拉丽莎亲吻着母亲阿厉山德罗娃的遗像。我介绍一下阿厉山德罗娃,她1913年生于莫斯科,在莫斯科医科大学毕业后投身革命,成为红军队伍中的一名女军医,之后与革命队伍中的斯特.伊万洛夫相恋结婚。历史背景:1933年盛世才上台后,在新疆实行亲苏政策,苏共对新疆多有军事援助。阿厉山德罗娃和丈夫随部队被派遣到伊犁,女儿拉丽莎刚刚足月时,丈夫牺牲在战场上。我们看左下角的这三幅照片,这位军人模样的男人就是拉丽莎的父亲。中间这个是拉丽莎的母亲抱着拉丽莎同母异父的妹妹。拉丽莎的父亲去世后,她的母亲在中国找到了一位汉族男人相爱结婚生了一个小女儿。不久,拉丽莎的继父,也就是阿厉山德罗娃的第二任丈夫也死于一场流民的骚乱。而这个小女孩没有长成年,也夭折了。阿厉山德罗娃就一直跟拉丽莎生活在一起,她的晚年也一直有拉丽莎陪伴。这几张黑白照片是拉丽莎家的老照片,这下面还有一个是他妈妈加入中国国籍的证书。当时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的。



这张图是拉丽莎和她的丈夫在一起,她的丈夫阿拿多力长她九岁。今年疾病缠身,拉丽莎一直悉心照顾。阿拿多力的汉语名叫张春才,父亲是汉族,母亲是俄罗斯人。历史背景我介绍一下,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俄国从中国东三省招募了许多华工开发远东地区,阿拿多力的父亲就在那个时期去了西伯利亚,并婚娶了当地的俄罗斯姑娘。1931年9.18事件,日本炮制伪满洲国,将侵略矛头指向了苏联的远东地区,潜入间谍制造事端。华工相貌与日伪军相似,故受到苏联当局的怀疑,从1932年起,大批华侨从苏联被遣送回新疆,阿拿多力的父母就是在这个时期回到伊犁的。



有爱的欢乐,把病魔也能驱赶。伊宁的俄罗斯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圈,日常往来比较密切,他们互助友爱。这天,彼得罗和妻子前来探望拉丽莎夫妇,用手机播放起俄罗斯歌曲,踏起舞步。在病床上的阿拿多力受到音乐的感染,起床一起跳起舞来。



这是第三个家庭的图片,讲述人是安德烈。同样用两幅照片拼接而成。左图是安德烈少年时代的家庭合影。右面这个少年就是13岁的安德烈。历史背景我介绍一下,安德烈父亲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追随白俄司令员杜托夫逃亡到伊犁的,是阿英波特哥萨克。母亲在安德烈幼年时就去世了,父亲在外工作,他们还未成家的大姐就承担起家务,为弟妹缝补衣袜洗衣做饭,后来嫁到塔城后,仍然寄钱回家贴补。安德烈一直心存感激,他说:“有大姐在,我们不像没有妈的孩子。”安德烈父亲一直未婚娶,孑然终老。右图我们看是安德烈现在的家庭合影。右面这个老年男子就是72岁的安德烈,左边这位女人是他的妻子妮娜,她是中俄混血,父辈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从俄罗斯迁至北疆塔城,和安德烈相识后,嫁入到伊犁。中间这个年轻女人是他们的女儿留达,留达在卖服装的时候,结识了四川籍的汉族小伙,他们结婚生了一个小孩。


这张图是安德烈家的卧室,房间的这块挂毯是俄罗斯亲戚相送的,已挂了四十多年。这样的挂毯,安德烈家有三块,在充满俄式情致和旧式家具的氛围中,安德烈经常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以及对俄罗斯的遐想中。那是一个并不遥远却无法触及的精神原乡。

这是书中的第一部分内容。由于时间的原因,我就先讲述这三个家庭的迁徙历程的故事。

随着采访的深入,我见到了更多的俄罗斯族同胞,他们的面孔迥异,完全超出了我对俄罗斯族既往的认知。一个家庭有不同的民族构成,甚至有2、 3个以上组成了多民族混血家庭较为普遍。我采访的五个讲述人中,有四位是纯俄罗斯血统,现在伊犁具有纯俄罗斯血统的人已为数多了。因为俄罗斯族人口数量较少,在择偶时选择与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很常见。他们常与汉族、锡伯族、达斡尔族、蒙古族结为夫妻。

第二部分,我拍摄了俄罗斯族与其他民族通婚产生的第三、第四代混血后人的面部肖像,同时用文字记述他们血统繁衍的民族构成。进一步研究一个数量较少的,外来的迁徙民族的演变进程。通过面孔比较,可以看出,虽然到第三或第四代他们的户籍注册仍然是俄罗斯族。但是相貌体征都逐渐失去了俄罗斯人的特征。语言以使用汉语为主,尤其年轻一代,不会俄文以及俄语。


这张是俄罗斯家庭混血融合的面孔,左边这位妻子名叫托尼娅,她是俄锡混血三代,父亲是锡伯族,母亲是俄锡混血,她的本人户籍注册是俄罗斯族。中间这位男子是彼得罗,他是纯血统的俄罗斯族人。右边这位年轻人是他们的儿子,户籍注册是俄罗斯族。我们从这个家庭来看,俄罗斯族父亲的蓝绿色的眼球和卷发在儿子的相貌遗传中已消失,均遗传了锡伯族的黑色。锡伯族是在乾隆年间西迁至新疆伊犁,在察布查尔县密集居住,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俄罗斯族人与锡伯族通婚的比较多。


这是俄罗斯族第二代混血的面孔,左图名叫舒拉,汉族名叫张秀菊,他的父亲是汉族,母亲是俄罗斯族,配偶是汉族,户籍注册是俄罗斯族。中间这幅名叫留巴,汉名叫安杏红,父亲是俄罗斯族,母亲是达斡尔族,配偶是汉族,户籍注册是俄罗斯。右面这位年轻一点的女子名叫格鲁娜,父亲是俄罗斯族,母亲是中俄混血,配偶是汉族,户籍注册是俄罗斯族。这三个来自不同家庭的俄罗斯族二代混血,他们的父亲或母亲虽然与汉族、达斡尔族通婚,但在族别选择上均注册为俄罗斯族。


这是俄罗斯族第三代混血面孔,左边的这位男子叫孔军胜,他外婆是俄罗斯族,外公是汉族,妈妈是中俄混血,配偶是锡伯族,户籍注册是锡伯族。右边这位女子叫孔晓荣,她的外婆是俄罗斯族,外公是汉族,配偶是锡伯族,户籍注册是锡伯族。这是一家与锡伯族混血第三代人的面孔。男人遗传锡伯族的特征较多,女人保留些许俄罗斯族人的特点,他们在族别选择上均为锡伯族。


这是俄罗斯族人的第四代混血面孔,左边的叫永军粮,曾祖母是俄罗斯族,曾祖父是锡伯族,母亲是锡伯族,配偶也是锡伯族,户籍注册是锡伯族。右图叫卓娅,曾外婆是俄罗斯族,曾外公锡伯族,配偶是锡伯族,户籍注册也是锡伯族。从这两个人的面孔来看,到第四代俄罗斯族人的面孔特征就完全消失了,他们在族别选择上也均为锡伯族。

书中的第二部分内容就是由这些面孔构成的。

接着往下讲。俄罗斯人的到来给新疆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?

19世纪俄罗斯移民进入新疆边疆地区进行贸易活动。从那个时候俄罗斯文化就随之而入,它对伊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在城市规划、房屋建筑、人文等方面格外显著。这些影响在书中都有充分的体现。

下面我们讲一下最后一个板块儿。从摄影专题走向摄影图文书的编辑思路。我跟大家聊聊这个专题拍摄的两个阶段和成熟的过程。

那是2016年,我来到伊犁,先飞到了那拉提草原,大家对那拉提草原可能不陌生,它是伊犁地区名气最大的一个草原。草原边上有个土尔根乡,乡里的山脉上长着大片大片的野杏花林,当时是四月,杏花正怒放,雪白的,粉红的花海铺满了山巅和山谷,起起伏伏,连绵不断,天山的壮美与杏花的柔美交融在一起,充满了西域浪漫的情调,我想这种景致也只能在新疆才能找得到吧。我自是流连忘返,在村庄里漫步,拍摄了一些当地风土人情的照片。逗留了一周后,我坐了四个小时的大巴车,从吐尔根乡来到伊犁州府的所在地伊宁市。

我来到伊宁市后,先到他们市中心的一个历史街区去逛一逛,这个街区叫喀赞其,它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美食特别丰富,不仅有维吾尔族的美食、哈萨克族的美食,还有俄罗斯族的美食,我每天吃得既饱又有能量,让我更好奇的是,我走过新疆的许多地方,这里的城市建筑别具一格,城市散发出一种热情奔放的风情。这不仅让我着迷,更让我产生了一个探究的心理。我端着相机在街上痴迷的扫街。这个时候在一个巷口,一位烤包子店的店主,他主动跟我搭话,我想他可能观察了我一阵儿,他问我,你去了六星街没有,那里有一座东正教堂,你可能会感兴趣。

如果他没有提醒我,还真的不知道这个地方,我就搭了一辆出租车,很轻松的就找到了位于六新街四巷的俄罗斯东正教堂。这个时候彼得罗正在教堂,他很热情很友好的接待了我,那时候彼得罗还是教堂的临时看管人员。他用并不熟练的汉语为我介绍了教堂和墓园的情况,并慢慢开始讲述他家族的往事以及其他同胞的生活经历。在他的讲述中,我关注到了一些字眼,“苏联红军烈属”“布尔什维克女兵的后裔”“顿河哥萨克”“巴扬琴收藏家”。这些身份背后牵连着与战争、迁徙、命运、故乡有关的历程,他深深吸引着我,打动着我。也就是从那刻开始,我觉得他们的故事可以深挖,我这个项目可以立项,可以开启了。

从2016年之后,我就连续三年在不同的时间来到伊利拍摄,每次都去拜访彼得罗,这三年我是以摄影专题的思路去拍摄和编辑的,最终影像呈现参加了2018年阮义忠人文纪实摄影奖的比赛,并获得了入围资格。我现在将阮奖入围的这个链接给大家,发一下。大家看看那个阶段我的选图和编排。


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获奖作品:王晴《从此他乡是故乡》点击查看


大家可以看出,我当时是以低调、深沉的黑白影像语言来表达这些俄罗斯族人的情感、信仰和乡愁,文字和影像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,注重精神世界的传递。很可惜阮奖只举办了两届,后来疫情爆发或者我不知道的原因,没有举行下去,我觉得这个奖项给予了摄影师足够的尊重和荣誉。

那是五月份揭晓的结果,七月份的时候,在长沙的谢子龙影像艺术馆,所有入围作品都做了展览。这个馆是很现代的一个艺术馆,在湘江河畔投资两亿落成。所以展览很上规格。我因为正在拍摄项目期间,没有去成展览。当时阮义忠先生携夫人都去了。那个阶段,恰逢阮先生的生日,摄影师们,策展人和工作人员一起为阮先生庆祝了生日。

到九月阮奖进行终评,终评的评委有布莱恩.坎贝尔、陈丹青、阮义忠、吕楠等一些文化名人和著名的摄影家,入围的摄影师受邀参加在苏州同里举办的颁奖仪式。在活动现场,我再次见到了阮义忠先生和夫人。这之前在北京的民族影像志颁奖活动上,我已经见过两位和蔼可亲的前辈了。所以这次在同里相见,我们都感到很亲切。阮先生为我引荐了浙江摄影出版社的两位工作人员,一位是副总编,一位是责任编辑,他们看上去既年轻又干练。出版社去参加活动,也是为了寻找好的作者和选题。责任编辑对我说,《从此他乡是故乡》的故事很感人,能否深入细致的展开故事,做成一本图文书呢?当时现场的环境还是比较喧闹,我虽然没有来及深入思考,但在脑海中还是能够朦胧形成一个概念,便回应她可以试一试。接近年底,出版社在选题会上通过了我这个选题。

当时《从此他乡是故乡》这个系列图片体量还不够完善。虽然能满足报道性的发稿和参加摄影专题比赛的要求,但是做成图文书,内容还不够饱满,我心里不免是有些紧张的。但对我来说它又是一种挑战。我并没有着急动笔,让自己沉淀下来足足有半个月,一直在梳理新的思路。我在心里就回想章回小说的结构,比如红楼梦,回想一些我看过的历史题材的电影,包括俄罗斯前苏联时期的一些好看的电影,像《日瓦格医生》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》等等。也一边回想着彼得罗的讲述,我开始又重新整理照片。

我发现我已经拍摄了四个家庭里的人物的照片了,彼得罗祖辈是顿河哥萨克人,这让我产生了深入展开叙述的一个思路。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肖洛霍夫的《静静的顿河》,就是描写顿河地区哥萨克人革命斗争的苦难历程,而彼得罗祖辈的迁徙也是因战争而起,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不亚于小说情节。我在构思架构的同时,查阅新疆俄罗斯族形成的原因的史料,找出对应的历史依据,再来应证讲述的可靠性。

当我在脑海中形成这本书的体例及框架后,再次前往了伊犁去采访拍摄。历史不能重演,我就寻找他们手上的历史老照片,家庭文献资料、收藏的老物件等等。由彼得罗带领,我又去了每一个家庭中听他们讲述上辈、祖辈迁徙到伊犁的过程。因为我对俄罗斯人来到新疆的历史已经有所研究,所以听他们叙述后,我便容易找到时代背景。这一点其实十分重要,否则不好梳理清楚这几个家庭迁徙的年代和原因不同。

最终我选择了五个家庭作为样本,这五个家庭的遭遇无不坎坷崎岖,带着传奇色彩。一个家庭我赋予一个篇章,每一章再分若干小节就形成了这本书。因此在这里我要感谢出版社,是他们以伯乐的视角发现了这个选题。要感谢出版社所有的工作人员,他们的敬业、业的工作态度。
这本书在影像语言呈现上我也做了改变。那个阶段我对新彩色摄影流派很感兴趣,威廉·艾克斯顿、史蒂芬·肖恩、戈雷格里·克鲁森等美国摄影师的作品很着迷。因此我决定这本书就用彩色影像语言来表现,而之前的发稿和参赛都是使用的黑白照片。著名的评论家姜伟是这样说的:“王晴的照片具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品质,那就是诚恳,对什么是已知的,什么是未知的,一直保持自觉收缩目光,明确认知的有限性。然而,因为有限,照片所呈现的现实,所体现的情感才变得确凿恰当。才让我们感到真切和难忘”。

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朱炯将《从此他乡是故乡》写进了纪实摄影教材,作为优秀摄影案例来分析,他说:“王晴结合人类学研究框架和工作方法,从地理空间和生活方式,人种形象等多角度观察,这就促使影像作品的架构立体而多元,从全方面的展现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与当下面貌。”

百闻不如一见,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更多书中有完整系统的体现。这本书用的是100克原白的艾尔丽莎纸印刷,色彩还原真实而细腻,空腔活脊装订,就是书能够完全摊开,是由上海利丰雅高印刷厂印刷,我全程去印刷厂跟色。

下面我再发一个凤凰网的发稿链接。(凤凰网链接)点击查看 


我发这个链接是想请大家了解一下。一个体系完整的摄影专题的多种呈现方式。也可以说是一个专题的多种出路,那就是摄影比赛、摄影展览、媒体发稿、纸质书出。大家先简要的看一下这个分享链接。

大家从中不知道是否能总结一下,如果一个拍摄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摄影专题,通过不同的编辑思路,可以满足不同的一个呈现需求。今天我就分享这么多内容。因为是周末,不占用大家太多的时间

所以感谢大家耐心的陪伴,谢谢你们。



END


点击查看:


“蚂蚁隔壁班”1-140期分享会海报集锦

“蚂蚁隔壁班”线上分享会回顾合集

我之所见·消逝的墟山 - 丘分享会实录(7600字)
《摄影通史》的诞生 - 张哈哈分享会实录
从摄影评论到策展 - 释藤分享会实录(13600字)
《我用纸箱,油桶,汽车......做了一个相机》 - 王云分享会实录


欢迎分享摄影经验、摄影故事,当然不聊摄影也可以
具体请联系令胡歌 微信:antphotos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蚂蚁摄影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